韓城市簡介
韓城市位于陜西省東部,黃河西岸。1983年10月撤縣設市,1986年被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業城市?,F在是陜西省省轄市,由渭南市代管,總面積1621平方公里。
韓城市位于陜西省中部,西北與延安地區的黃龍、宜川縣接壤,東隔黃河與山西省河津、萬榮縣相望,南連渭南地區的合陽縣。
韓城境內有山、原、川、灘,資源豐富,環境優美,西北為山區,占全市總面積的78%,林地面積67萬畝,深山以用材林為主,淺山以經濟林為主,盛產花椒、核桃、柿子、蘋果。特別是“大紅袍”花椒以粒大、色紅、濃香馳名,年產100多萬公斤。中部和東部為川原區,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主產小麥、棉花、玉米、蔬菜等。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石灰石、鐵礦石、鋁礬土、粘土礦等。已探明煤儲量27億噸以上,遠景儲量108億噸,有渭北“黑腰帶”上的明珠之稱。韓城已成為陜西重要的煤炭、電力能源工業城市之一。
韓城市已經形成了以煤炭、電力、冶鐵、煉焦、建材為主的,包括紡織、機械、化工、食品等主要行業的工業體系。韓城的名優產品有龍門牌臺虎鉗、太史牌啤酒、韓城南糖、芝川鐵鍋等。近幾年,韓城市經濟快速發展。
韓城素有文史之鄉之稱。戰國初,孔子高徒子夏來韓設教。兩千多年來,韓城辦學之風興盛,民重耕讀,因而人才輩出。一代史圣、兩朝狀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父子御史、父子知州、祖孫巡撫、兄弟侍郎、南北尚書、一母三進士一舉一貢生等,傳為佳話。明清兩代科舉中試者1396人,其中進士119人,舉人550人,貢生727人。官居五品以上者130余人??婆e奪魁者僅清代就有狀元1人、會元2人、解元11人,三元皆有,被譽為“解狀盛區”、“士風醇茂”。
韓城現有新舊石器及歷代古遺址31處,韓城古建筑獨具特色,是天然的古建筑博物館。迄今保留下來的唐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140多處,古遺址27處,尤其元代建筑多達20處,為陜西之最。明清四合院民居遍布城鄉,格局獨特,內涵豐富,三雕俱全,建造精良。黨家村最為典型,堪稱“民居瑰寶”。韓城南10公里的漢太史司馬遷祠,始建于西晉永嘉四年,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此外,明清兩代形成的韓城民居——四合院,布局合理,裝修考究,獨具特色,是我國傳統民居精華之一,素有“小北京”之稱。黃河天險龍門,也稱禹門,相傳為大禹所開,山河壯觀,地勢險要。這些眾多的文物遺址和游覽勝地愈來愈多地吸引著中外游客到韓城旅游觀光。
位置:韓城市地處東經110°07′19′′~110°37′24′′,北緯35°18′50′′~35°52′08′′之間。位于陜西省中部,西北與延安地區的黃龍、宜川縣接壤,東隔黃河與山西省河津、萬榮縣相望,南連渭南地區的合陽縣。
面積:總面積1621平方公里。